第233章 大寒的年,浓了春的近

窗玻璃上凝着层薄霜,陆野哈了口气,用指尖画出个小太阳。暖宝裹着虎头帽蹦进来,怀里揣着串红辣椒:爸爸!奶奶说今天大寒,要扫尘、祭灶,还要蒸年馍!

陆奶奶系着枣红棉围裙从厨房探身,鬓角沾着面粉: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这腊月里的大寒,既是冬的尾声,也是春的序章。你太姥姥以前大寒这天,要把屋里屋外扫得锃亮,说扫去晦气,迎来福气她掀开蒸笼,白胖的年馍正冒着热气,再蒸两屉枣花馍,等会给你太姥姥牌位供上。

奶奶,大寒为什么要扫尘?暖宝踮脚摸了摸年馍,馍馍上的枣子好甜!

老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陆奶奶用竹扫帚扫去案板上的面粉,大寒扫尘,一则除旧布新,二则把一年的霉运都扫出门。你看这窗上的霜,扫干净了,等会就能贴春联啦。

大寒·寻俗

上午,陆野带着暖宝去集市办年货。年货摊子从街头排到巷尾,红辣椒串、金黄的玉米、扎成串的福字,处处都是年的味道。

爸爸,大寒要买什么?暖宝拽着陆野的衣角,眼睛亮晶晶的。

买春联、福字,陆野指了指挂着红灯笼的摊位,还要买灶糖,晚上祭灶用。你奶奶说,大寒祭灶是,感谢灶王爷一年护佑。

路过腌货摊,暖宝被腊肠的香气勾住:奶奶要做腊肠焖饭的!她指着挂着的腊肠,这个腊肠颜色红亮,肯定香!

那是,摊主笑着递来试吃,大寒前后腌的腊肠,经过霜风,更有腊味。

陆野买了两挂腊肠、一捆红绸、几副手写春联:回家和奶奶贴。

扫尘·承艺

全家总动员扫尘。陆奶奶踩着凳子擦房梁,暖宝举着鸡毛掸子够窗沿,麦芒坐在小推车里,抓着块抹布拍桌子。

暖宝,陆奶奶喊,房梁上的灰要轻擦,别把房梁弄坏了。

知道啦!暖宝踮着脚,奶奶,我擦得干净吗?

干净!陆奶奶笑着点头,我们暖宝长大啦,能帮家里干活了。

叶知秋在厨房煮除尘水:把旧扫帚蘸上茶叶渣、柚子皮煮的水,扫地板最干净。她搅动着锅,你奶奶说,这水能驱晦气,扫完地板亮堂堂的。

陆野负责贴春联。他搬来梯子,暖宝举着字喊:爸爸,福倒了!

对,福到了!陆野笑着贴正,这是老辈人的巧思,倒贴福字,寓意福气临门。

麦芒摇摇晃晃过来,指着字:春......春!

春天要来啦!暖宝抱起他,等过了年,天气就暖和了!

祭灶·守艺

傍晚,厨房飘着灶糖的甜香。陆奶奶把灶糖搓成小圆球:灶王爷吃了甜,上天多说好话。她摆上供品:灶糖、米糕、橘子,你太姥姥祭灶时,还要烧纸马,说给灶王爷备车马。

奶奶,灶王爷长什么样?暖宝趴在供桌前,是不是白胡子爷爷?

是呀,陆奶奶点上香烛,传说灶王爷住在每家灶台上,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寒祭灶是最后一程,要好好送他。

陆野倒上酒:这酒是给灶王爷润口的。他拉着暖宝的手,我们一起拜一拜,谢谢灶王爷保护我们一年平安。

麦芒抓了块灶糖塞进嘴里,甜得眯起眼:甜......甜!

小馋猫,暖宝擦他嘴角,这是给灶王爷的,我们等会吃别的!

蒸馍·共融

厨房成了面食工坊。陆奶奶揉着面团:年馍要蒸得白白胖胖,象征来年富足。枣花馍最讲究,要捏出花瓣形状,寓意花开富贵。

暖宝搬来小凳子,站在案板前学捏馍:奶奶,我要捏朵牡丹!她揪了块面,搓成条,又掰成小瓣,笨拙地粘在一起。

不错,陆奶奶捏着她的小花,第一次捏就这样,有天赋!

叶知秋在旁边揉糯米团:做个驴打滚,当茶点。她铺着黄豆粉,你奶奶说,大寒吃点甜,来年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