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长剑横天我不语.忠心肝胆论短长

英雄吁天录 剑南生 5215 字 3天前

亚历山大见皇妃伊丽莎白神情之中担忧之中又有惊惶之意,知道她是担忧自己震怒之下诛尽这拜月教,可见她还是眷顾自己的教派,这也是人之常情,原也无可后非!自己只有安慰于她,要她莫要胡思乱想!伊丽莎白见皇帝信誓旦旦说不会诛杀拜月教从众,只是要杀首恶——因为这伊凡着实可恶?皇帝于他有恩,他非但不思报恩,反而要谋逆作乱,所以决不可饶!伊丽莎白知道师兄伊凡谋逆行为确实罪不容诛,自己求肯也是无用,只有作罢!

亚历山大挥手之间命令宫中侍卫和禁军头目尽出,二话不说与拜月教众厮杀一起。只是有一点亚历山大忘了宫中侍卫禁军虽有武功兵械,时常也行训练,只是和拜月教的弟子比较便有些相形见拙,要知道拜月教之所以可以称雄本国自是武功有独道之处,是别人所不能;反观这些宫中侍卫和禁军也只是些不堪实际应战的花拳绣腿,一经交战便见有所不能。不过片刻便有侍卫倒下毙命。

伊凡见状更是血脉贲张,说不出的兴奋,心想:如花之人在眼前,至于皇帝宝座似乎也是唾手可得!他岂能不心中狂喜!亚历山大实在未料到宫中这些侍卫和禁军如此不堪一击,可以说兵败如山倒。他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劈手从一名侍卫手中夺过一把锋利的弯刀,作势要与伊凡对面较量!伊凡见了非但不惧,反而哈哈大笑,将手中弯刀一挥,又自看了看皇妃伊丽莎白说道:“陛下,现在你已是笼中之兽,还要作无谓反抗么?”亚历山大见这伊凡出言无状,言语之中带着蔑视,心中便极为气恼,斥责道:“大胆奴才出言无状,你敢忤逆反上不成?”伊凡冷冷道:“有何不可?这天下人人皆可坐得,岂但是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亚历山大道:“你以为你可以成事?只怕未必吧?朕授命于天,岂是你的蝼蚁可以枉得?”伊凡看了师妹伊丽莎白一眼,见她容颜如昨,仿佛当年同门习艺之时,不因时间而改变。他竟有些怔怔然,仿佛又梦回当时,神情之中又透着喜悦。亚历山大何等睿智岂有看不出,心中更恼,这时才愰然大悟,原来这伊凡只所以忤逆反上,多半便是为了他的同门师妹;只是他也不想想现在她已贵为皇妃,岂能别人可以觊觎的?

伊凡才不理会这位皇帝的内心感受,心想我只要得有天下便是无往不从,试看天下谁敢不从?伊丽莎白此时心中着实不好受,因为一方是自己的夫君,而另一方则是自己的同门师兄,自己可说是左右为难,偏向于谁都不可以。

亚历山大眼见情势危急,已然有些沉不住气,已是先发制人手中弯刀斫向伊凡的脖颈,似乎便要一刀斩杀于他,可见心中极是愤恨,因为他看出这伊凡对皇妃已有非分之想,试问他能不心中震怒。所以手中弯刀式式都是凶猛之中透着毒辣,想要一刀斩他,只是伊凡也不是易与之辈,所以一时之间竟奈何不得于他。伊丽莎白见两者相争,自己只有眼睁睁而不能分争止息,心中不由无能为力,只有心中暗暗叹息!其实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

伊凡此时亦是杀心已起,再不顾忌眼前之人可是一国之主。四下侍卫和拜月教教众已是混战一起,场面混乱,时有惨叫之声传来。伊丽莎白只有看着众人厮杀而无能为力。

这亚历山大终究是养尊处优,虽也时常习武,可是终究是有限的,那如这位伊凡常常习武,所以时间一久,他便力有不逮,堪堪处于下风,已是气喘咻咻,似乎不能自己。伊凡觑准这时机,斜刺里一刀刺向他的软肋。亚历山大挥刀相格,岂料伊凡此刀是虚张声势,乃是声东击西之策。他忽然刀走偏锋,忽地以下而上反撩,刀势迅急,于电光石火之间已刺向亚历山大下腭。这招着实凶狠,因为如果一刀贯之,便是洞穿头脑,那位这位皇帝便非立毙立场不可。伊丽莎白皇妃见状已是惊呼,她虽身有武功,可是自从身入皇家已将功夫撂下,所以既便她出手只怕也不能调停纷争,似乎只有看着皇帝受戮的份。

旁边有几名侍卫见皇帝性命危矣,便奋不顾身冲来,挥刀向这伊凡狠狠砍去。伊凡听得脑后恶风不善,也不回看,一脚赐出,耳中但听有人哎呀叫声,更有兵刃落地之声,显见是踢中那偷袭之人。只是手中刀势不缓。亚历山大此时躲无可躲,眼睛一闭,心中哀叹:难道我要命丧此时……虽心有不甘,奈何自己已是回天无术。

伊凡心中自然欢喜,想着自己可以得登大宝,而且可以拥有小师妹,一时说不出的志得意满。

拜月教众见伊凡眼见可以杀了皇帝,自己可以取而代之都是欢欣鼓舞,手中刀更是拼命杀向这些宫中的侍卫和禁军。一时之间又是杀声又起,四下惨叫之声不绝于耳,有人倒下,有人呐喊,一时嘈杂无比。便在众人都以为皇帝已是必死无疑之时,忽然一道凌厉之极的气息袭来,正击打在这伊凡握刀的手腕之处。伊凡本拟一刀可以立毙这亚历山大,岂料半路竟有人出手,实在出乎意料,手中弯刀当地落地。伊丽莎白见此情形也是惊喜非常,因为在她内心实在不愿意见到有人刺杀皇帝,必竟这些年已有情义,虽然有时也会想起师兄伊里奇,可是那终究是过往之事,在心中已然淡忘,再也休提——因为只会伤人伤己,那又何苦来着。

亚历山大更是惊出意外,他本以为自己今日难逃劫难,谁想却有人出手相救,只是奇哉怪也,因为这手法不似本国武术渊流,仿佛是中土的内功心法一脉。接着便是公主索菲亚奔走,已是扑向皇妃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先前是知道这个女儿私自出走皇宫,听闻是去寻找一个叫做袁承天的中土少年,据说这个中土少年武功奇崛,且又为人义气为先,面目俊逸,于万中无一;想来定是公主心仪于他,否则何至于甘冒风险于寻他。她将这事告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也是有些气恼,因为自己的女儿竟会为一个异族少年而私出皇宫,这是从来未有之事?真是可恨之极,真是置皇家颜面于何地?他便派宫中侍卫出城寻找,可是却是信讯全无,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其实他那里知道那时节公主和袁承天正困于那山崖之巅,所以那些侍卫也只有无功而反,这倒也怪不得他们,因为那山委实峻极于天,而且滑不留足,无可攀爬,也只有武功奇崛之人才可以登至山巅!

本来他以为这位任性的公主是非死不可,因城外荒原之上多有野狼横行无忌,更有那噬人无数的野熊常常出没觅食,便是身有武功之人只怕也难逃这恶熊之掌,所以公主似乎无有生还之望。这是他内心想当然的想法,早己不抱公主生还之望!不想此时忽然出现,能不惊喜非常;而且又见一少年龙骧虎步而来,面目俊逸,双眸重睑,于世绝无,而且有浩然之气,直迫云霄。他自然看出这少年是中土之人,因为从衣饰和外貌一眼便可以分别出来。他心中又是一动:适才出那凌厉的指风击落伊凡手中之刀,救下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是他了——他岂非便是那个中土少年——袁承天——听闻他是袁门少主,统率三十万教众,可以和清国皇帝一争长短,而且据传还是当年袁督师之后人!正可谓英雄不绝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