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必有蹊跷。
赵曦月反应的虽没赵曦珏那么快,但在略加思索之后,亦是想明白了此处的关窍。不由急急问道:“那沈先生回信上是如何说的?”
换来的却是赵曦珏和谢蕴不约而同望过来的眼神。
她缩了缩脖子,嘟着嘴小声道:“我就听听,我不插嘴。”
谢蕴望着她抱着膝盖一脸乖巧的模样,指尖微动,缓缓收回了自己的视线:“老师信上说,胡姬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就丢了性命的女子。”
番邦和大夏不同,大夏的风气虽较前朝开放,女子也能同男子一样在外走动,但终究还是男女有别,别说参军打仗,哪怕是家中大事都鲜有叫女子做主的。所以,如赵曦月这般放肆招摇的女子,哪怕是位公主,都颇为惹人非议了。
但番邦讲求的却是有能者居之,小到家中柴米油盐,大到前线冲锋陷阵,甚至于是番邦大汗之位,只要你有配得上那个位置的实力,便可以坐到那个位置上。
番邦前任大汗王长女胡姬,便是这样一个人。据传她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还足智多谋,在军事上亦是有极高的天赋,十五岁时,已能以军师之名跟着父汗四处征战。战功赫赫,甚至将她的同胞兄弟,本当继承大汗之位的弟弟都比了下去。
番邦国内已有大臣向当时的大汗进言,将王长女胡姬立为继承王位的王太女。
此等进言,并没有被当时的大汗直接驳回,显然心中亦有此意。
奈何当时的番邦大汗贪心不足,意图以其战力吞噬大夏边疆大块版图。这仗打了一年有余,番邦大败,但大夏兵力同样遭到了重创。两相权宜之下,当时的圣上,也就是赵曦月他们的皇祖父,决意与番邦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