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女神之契13

神学审判的“胜利”,并非刀剑的碰撞,却比任何一场战斗都更深刻地撼动了局势。维克多枢机主教的黯然退场,以及那句“路径之问”在王都与教廷内部的悄然流传,标志着姐妹会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剿灭的军事或异端问题,而是上升为一个必须被严肃对待的 “政治与神学实体”。

伊莎贝拉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战略窗口期。她知道,巨龙只是暂时收回了利爪,而非改变了吞噬的本性。姐妹会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时间,将影响力从森林深处,扎根到更广阔的社会土壤中去。

一、 织网的技艺:从庇护所到共生体

“炉火之心”依然是精神与武力的核心,但姐妹会的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其边界。在伊莎贝拉的领导下,一套更为精细、更具渗透性的运作模式被建立起来,可以称之为 “根须网络”。

1. 知识的种子:索菲亚领导的“知识殿堂”(由解经小组扩展而成)成为了信息中枢。她们将伊莎贝拉传输的实用知识(基础卫生、农业改良、初级机械原理)与从中世纪学者着作中筛选出的合理部分相结合,编纂成一系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 “智慧手册” 。这些手册通过艾格尼丝的“生命之线”网络,以“古老传承”或“隐士心得”的名义,秘密流向那些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的乡村教师、低级工匠甚至小贵族子弟手中。知识,成为了最无害也最有力的渗透工具。

2. 经济的脉络:玛丽昂的锻造技术不再仅仅用于武器。她设计的新式犁铧、更有效率的镰刀、以及改良的畜力工具,通过塞巴斯蒂安公爵的渠道和莱娜建立的隐秘商路,开始在外界流通。这些工具显着提升了生产效率,吸引了寻求实惠的农民和商人。同时,艾格尼丝培育的高产作物种子和特效草药,也成了紧俏的“黑市”商品。姐妹会并没有建立庞大的商业帝国,而是通过提供关键技术和高价值产品,悄然将自己编织进了区域经济的命脉之中,与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利益共生关系。

3. 疗愈的桥梁:这是最得人心的一环。姐妹会建立的、由受过训练的“治愈之女”负责的隐蔽诊所,开始在更多地区出现。她们不仅治疗身体疾病,也利用莉希安那样的“安抚”能力,疏导民众的精神苦闷。与教会医院昂贵的费用和往往无效的祈祷相比,姐妹会的“自然疗法”显得既实惠又有效。许多底层民众在心中将“森林姐妹”视为真正的庇护者,甚至私下称之为 “绿袍圣女” 。信仰的转移,在无声无息中发生。

二、 王冠的权衡:卢多维克二世的抉择

王宫内,年迈的卢多维克二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棋局。教会不断施压,要求他明确表态,甚至以停止财政支持和威胁开除教籍相逼。但另一方面,姐妹会展现出的价值(从治愈他的痛风到提供财政和军事潜力)让他难以割舍。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姐妹会作为平衡教会势力的砝码。

经过反复权衡和秘密磋商,国王做出了一个极其微妙、近乎踩着钢丝的决定。他没有公开承认姐妹会,那将直接与教会决裂。但他颁布了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法令:

《荒地垦殖与山林管理敕令》:鼓励开垦边缘土地和“有效利用”特定林区资源,这为姐妹会的据点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事实合法化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