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共鸣路径与秩序杂音

静寂边狱,时间以规则本身的衰变速率作为标尺。何雨柱的意识,如同最耐心的宇宙工匠,持续进行着那宏大而细微的“壁垒刻痕”工程。那由无数“规则谐波偏振”引导形成的、无形的“共鸣路径网络”,在他持之以恒的编织下,逐渐从稀疏变得致密,从浅层向着壁垒规则的更深处悄然蔓延。

这些路径并非实体,更像是在绝对秩序的规则织物中,植入了一种倾向于“混沌有序”的 “规则惯性” 或 “共振偏好” 。它们不破坏任何结构,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片区域规则场的内在“质地”。

何雨柱能清晰地“感觉”到,他与这片被刻下路径的壁垒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就像一位音乐家熟悉了自己乐器的每一处共鸣箱,他现在对这片壁垒的“规则响应特性”了如指掌。他甚至能预估出,当外部宇宙发生特定类型的规则扰动时,这片壁垒会产生何种频率、何种模式的“谐波”,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谐波”来强化或微调自己的共鸣路径。

这种程度的掌控,带来的不仅仅是未来突破的可能性,更是一种 战略层面的主动权。

他不再是被动地困于牢笼,等待未知的救援或偶然的转机。他正在将这座牢笼,一点点地改造为适合自己的 “主场”——至少是主场的一部分。

就在何雨柱潜心“织网”之时,他之前投向浩瀚规则星河的那道信息之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则层面漂流后,终于触及了它的第一个“目标”。

那并非一个有形的星球或文明,而是一片漂浮在宇宙边缘的、由无数文明残骸与破碎规则凝结而成的 “信息坟场” 。这里充斥着混乱的能量流、断裂的因果线和各种文明临终前发出的、充满绝望与不甘的“思想回响”。

何雨柱的信息之矢,如同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这片坟场中荡开了微弱的涟漪。它所携带的、关于“定义者文明”、“秩序之影逻辑缺陷”、“变量火种”等碎片化信息,与坟场中某些残留的、与之相关的古老回响,产生了极其微弱的 共鸣。

一些早已沉寂、连“秩序之影”都未曾收录的远古记忆碎片,被这共鸣悄然激活:

一段模糊的、关于某个以“定义现实”为力量的古老文明,其母星被无形之力抹去的惊恐画面…

一句断断续续的、来自某个反抗军领袖的遗言:“…秩序…非天道…乃…囚笼…”

一丝微弱但纯净的、对“生命自由意志”的赞美诗片段,来自一个早已被“管理系统”格式化的艺术文明…

这些被重新激起的、代表着反抗与变量的微弱回响,如同星火,在这片信息的坟场中短暂地闪烁了一下,随即又归于沉寂。它们太微弱,无法形成有效的力量,甚至无法被远方的织网或“秩序之影”直接探测到。

但它们 存在过,并且被何雨柱的信息之矢所 印证。

更重要的是,这次共鸣,像是一次微弱的 “广播” ,将这些被尘封的真相碎片,向着更广阔的、规则层面的“以太”中,进行了一次低强度的扩散。或许,在宇宙的某个角落,还有其他残存的、对“秩序之影”抱有警惕或敌意的存在,能够偶然捕捉到这一丝微弱的信号…

“秩序之影”逻辑核心。

对“定义者文明”的追溯仍在进行,但收获寥寥。那个文明似乎极其擅长抹除自身存在过的痕迹,或者说,其存在形式本身就超越了常规的信息记录方式。

然而,另一条监控线路却传来了不同寻常的报告。

“检测到宇宙边缘‘K-77信息坟场’出现异常规则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