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树欲静风不止

李副处长办公室那场看似平静的交锋之后,日子仿佛真的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我每天按时去宣传科点卯,处理着无关紧要的稿件,更新着千篇一律的宣传栏。刘建新依旧挂着那副和气的面具,但眼神里的探究和偶尔流露出的、仿佛看待笼中猎物的神色,让我清楚地知道,所谓的“安全”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

李副处长那边再未直接找过我,关于箱子的“检测结果”和何大清的下落也石沉大海。我知道,他们要么是在消化那个假“青桐”,要么就是在暗中调查,确认我是否真的再无利用价值。这种悬而不决的状态,反而更磨人心神。

四合院里,表面的波澜不惊下,暗流也在悄然涌动。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易中海倒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三位大爷只剩下阎埠贵和刘海中两位,而谁将成为新的一大爷,填补这个空缺,成了院里近日最热门,也最敏感的议题。

阎埠贵自恃文化高,算计精,又是原来的三大爷,认为一大爷之位非他莫属,近日走路都带着风,说话也更有“格局”了,动不动就是“咱们院要保持稳定”、“要讲究邻里和睦的大道理”。

刘海中则仗着自己是七级锻工,在厂里也算是个老师傅,家里两个儿子也大了,人多势众,对阎埠贵那套文人做派很是不屑。他追求的是一种更具权威性的掌控,时常背着手在院里踱步,对各家各户指指点点,试图树立威信。

两人明里暗里的较劲,院里人都看在眼里。往常这种时候,易中海还能凭借威望压一压,现在则彻底失去了制衡。

这天是周日,天气阴冷。上午,我正在屋里心不在焉地翻着报纸,就听见中院里传来了阎埠贵那拔高了嗓门、试图显得公允却难掩急切的声音:

“老刘,各位邻居,都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我走到窗边,掀开一角窗帘往外看。中院里稀稀拉拉聚了十几号人,阎埠贵站在当中,刘海中抱着胳膊站在他对面,脸色不太好看。许大茂靠在自家门框上嗑瓜子,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秦淮茹在水池边洗衣服,动作慢了下来,耳朵显然竖着。贾家窗户紧闭,但窗帘缝隙里似乎有双眼睛。

“易中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阎埠贵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痛,“他走了歪路,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令人痛心!但是,院里不能一日无主啊!很多工作,比如卫生检查、防火防盗、邻里调解,还得有人牵头负责。我和老刘商量了一下,觉得应该尽快推举出一位新的一大爷,带领咱们院继续前进!”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直接把“商量”的帽子扣在了刘海中头上。刘海中立刻哼了一声,挺着肚子道:“老阎,话是这么说,可这推举,也得有个章程吧?不能光凭嘴皮子利索就行。”

“章程自然有!”阎埠贵早有准备,“咱们就按照老规矩,街坊邻居无记名投票,公平公正!选出来的大爷,要德高望重,要办事公道,要能真正为咱们院谋福利!”

“德高望重?办事公道?”刘海中嗤笑一声,意有所指,“光会算小账、抠搜自家那可不行!得有点魄力,能镇得住场子!就像我在车间带徒弟,光讲道理没用,关键时刻得有决断!”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火药味渐渐浓了起来。围观的邻居们表情各异,有看热闹的,有暗自盘算的,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我放下窗帘,懒得再看。谁当一大爷,对我来说区别不大,无非是换个人来“管理”和“算计”。我现在自身难保,没心思掺和这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下午,我出门想去胡同口供销社买点东西,刚走出不远,就感觉似乎有人跟在后面。我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帽子的身影迅速闪进了旁边的胡同岔口。

不是院里熟悉的人。是李副处长派来监视我的?还是“旧林”的人?

我心中冷笑,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往前走。在供销社买了包烟,又磨蹭了一会儿才往回走。那个身影没有再出现,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并未消失。

回到院里,刚进前院,就看见许大茂和几个半大小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看到我进来,许大茂立刻使了个眼色,那几个小子一哄而散。

“哟,何干事,出去溜达了?”许大茂凑上来,脸上带着那种让人不舒服的笑容。

“嗯。”我懒得理他,应了一声就要往后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