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乙作为“有功之人”,被允许在旁观看。他注意到,陈明远虽然表面镇定,但每次赵雄的目光扫过他时,他的喉结都会不自觉地微微滚动一下。他在害怕赵雄,或者说,忌惮赵雄的洞察力。
当郑龙再次逼问杀人动机时,陈明远狂笑道:“他们该死!与三水帮沆瀣一气,吸食民脂民膏,道貌岸然!官府律法奈何不了他们,我便替天行道!以镜为鉴,照见其丑恶灵魂,令其在恐惧中偿还罪孽!这才是真正的明镜高悬!”
他的话语偏激而疯狂,却逻辑自洽。
郑龙无计可施,看向赵雄。
赵雄缓缓从阴影中走出,走到陈明远面前,平静地开口,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陈明远,你叔叔陈夫子书房里那面铜镜,背面的卡槽边缘,有一处很不明显的朱砂印记,是何用意?”
陈明远瞳孔猛然收缩,脸上的狂傲瞬间凝固,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慌乱。他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
这个细节,是林小乙之前在复勘陈夫子遗物时,“偶然”发现并汇报给赵雄的!连卷宗上都没有记录!
赵雄不等他回答,继续逼问,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压力:“你制作的那些镜子,每一面都有独特的标记,就像画师在自己的画作上留下署名。你不仅在惩罚他们,你更是在欣赏、在炫耀你的‘作品’。告诉我,李四儿帮你制作了镜子,你为何还要杀他?因为他可能泄露你的秘密?还是因为……他擅自在你设计的镜框上,留下了他自己的标记,玷污了你的‘完美’?”
赵雄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精准地刺入陈明远最隐秘的心理防线。他不是在追问杀人过程,而是在剖析他的内心,揭穿他自诩“审判者”背后的虚荣、偏执与控制欲。
陈明远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额头渗出冷汗,嘴唇颤抖。
林小乙在一旁看得心惊。赵雄不仅洞察力惊人,更深谙攻心之术。他几乎已经完全勾勒出了陈明远的犯罪心理画像。
然而,就在陈明远似乎要开口招供的刹那,他却又突然冷静下来,盯着赵雄,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赵捕头,你确实厉害。但你知道‘镜斋’为何是‘斋’吗?斋戒、静心、等待……游戏,还远未到终局。”
他闭上眼,竟再也不发一言。
审讯,陷入了僵局。但所有人都明白,陈明远就是“镜斋先生”无疑。只是他最后那句话,像一根刺,留在了每个人心里,尤其是林小乙。
“镜斋”……为何是“斋”?难道,他还有同伙?或者,这整个被破获的案件,仍然只是一面被精心擦拭过的镜子,映照出的,只是凶手想让他们看到的表象?
第十一章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结束,真相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隔着一层冰冷的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