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路途暗涌,初悟剑势

翌日清晨,一行人便离开了落霞镇,乘坐青冥剑宗特有的飞行法器——一艘名为“青玉舟”的灵舟,朝着青冥剑宗的方向疾驰而去。

青玉舟速度极快,舟身笼罩着一层淡青色的光罩,将高空凛冽的罡风隔绝在外。舟内空间颇为宽敞,布置简洁雅致。姜十七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静室打坐调息,或是指导那几名同行的内门弟子剑法,与杨玄等人交流不多,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

萧天问和无尘在将杨玄、凌清羽托付给姜十七后,已于前一日告辞离去,他们各有要事在身,并约定日后青冥剑宗再会。紫璃则因家族传讯,也已返回北域冰原。于是,同行的便只剩下杨玄、凌清羽以及姜十七和她的几位师弟师妹。

凌清羽似乎与姜十七颇为熟稔,偶尔会去找她说话,杨玄则大多时间待在分配给他的舱室内,巩固修为,感悟与阴无命一战,尤其是最后被魔神附体时的体会。

那种执掌圣境力量,仿佛能斩断山河、破灭星辰的感觉,虽然短暂且后患无穷,但却像在他心中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对“力量”的本质有了更模糊却又更深刻的认知。

他反复回忆着姜十七那惊才绝艳的几剑,简洁、直接,却蕴含着撕裂一切的锋锐。那不仅仅是剑意的凝聚,更仿佛引动了周遭天地之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场”。

“势……”杨玄喃喃自语。他之前领悟的剑意,更多是自身意志、精神与剑法的融合,是“点”的极致穿透。而姜十七的剑,则是由“点”及“面”,形成了某种领域般的压迫感,这便是剑势的雏形。

他尝试着挥动手中一柄普通的长剑(噬魂刃太过惹眼,非生死关头不便动用),剑意吞吐,却总觉得隔着一层薄膜,无法真正引动天地之力与之共鸣。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势合……”他回忆着《太虚剑经》中关于剑势的晦涩描述,又结合姜十七出剑时那种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的感觉,心中似有所悟。

他走出舱室,来到青玉舟尾部一处相对开阔的平台。下方是飞速掠过的崇山峻岭、江河大川,云雾在舟侧缭绕。

杨玄闭上双眼,不再刻意去催动剑意,而是将心神缓缓散开,尝试去感受这浩瀚天地。风声、云流、山川的沉凝、江河的奔涌……种种自然韵律,起初杂乱无章,渐渐地,他摒弃杂念,心神沉浸其中。

他仿佛化作了风的一部分,感受到了它的自由与不羁;又仿佛融入了脚下的山峦,体会着它的厚重与巍然。手中的剑,似乎不再是冰冷的铁器,而是他延伸出去的意念,是这天地韵律的一个节点。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眸中闪过一丝明悟。他缓缓举剑,并未动用多少灵力,只是顺着心神感受到的那股“风之流动”的韵律,轻轻一划。

“嗤——”

一道细微的,几乎肉眼难见的涟漪以剑尖为中心荡漾开来。平台周围缭绕的云雾,被这股无形的力量悄然引动,向两侧分开了一道缝隙,虽然瞬间便恢复原状,但那种引动外界气息的感觉,却真实不虚!

“咦?”一个略带讶异的清冷声音自身后响起。

杨玄收剑回身,只见姜十七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正静静地看着他。

“姜仙子。”杨玄拱手。

姜十七走上前,目光落在杨玄手中的长剑上,又看了看周围尚未完全平复的云气,淡淡道:“不过三日,便能初窥‘引动外景’的门径,你的悟性,确实不凡。”

她口中的“引动外景”,正是凝聚剑势的关键一步。唯有自身剑意能与外界天地之力产生共鸣,方能借势、蓄势,最终形成碾压一切的剑势。

“侥幸有所感触,还远远谈不上掌握。”杨玄实话实说。刚才那一下,更多是灵光一闪,想要稳定掌握,还需漫长练习。

姜十七点了点头,并未过多赞赏,而是话锋一转:“你可知,为何剑修在同阶之中,往往攻击力称尊?”

杨玄思索片刻答道:“因剑意凝练,锋锐无匹。”

“只对了一半。”姜十七望向舟外苍茫天地,“剑意是‘根’,是本源。但若仅凭自身灵力与剑意,终有穷尽之时。而天地之力,浩瀚无垠。剑势,乃至更高的剑域,便是搭建起连接自身与天地的桥梁。以自身之‘意’,引动天地之‘力’,方能发挥出超越极限的威能。”

她伸出纤纤玉指,指向远处一座巍峨山峰:“你看那山,亘古屹立,其势沉凝。若你剑意能与山势相合,一剑出,便如山岳压顶,势不可挡。”又指向一条奔腾的大河:“再看那河,奔流不息,其势汹涌。若剑意能与水势相融,剑招便如大河决堤,连绵不绝。”

“风之疾、火之烈、雷之暴、大地之厚……天地万物,皆有其‘势’。领悟剑势,便是要找到与自身剑意最为契合的天地之势,化为己用。”

姜十七的讲解深入浅出,直指核心,让杨玄之前许多模糊的感悟瞬间清晰了不少。他深深一揖:“多谢姜仙子指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必多礼。你既已答应加入宗门,便算我半个同门。指点后进,分内之事。”姜十七语气依旧平淡,“不过,剑道之途,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走多远,终究看你自身。”

说完,她不再多言,转身离去,留给杨玄一个清冷的背影。

杨玄站在原地,回味着姜十七的话,心中对剑势的领悟又深了一层。他意识到,自己的《太虚剑经》包罗万象,似乎能与多种天地之势契合,这或许是他的优势。但贪多嚼不烂,当务之急,是选择一种最适合当前心境的“势”作为突破口。

他感受着青玉舟破空飞行时带来的疾风,心中渐渐有了方向——“风”。风无定形,却可柔可刚,迅疾凌厉,正与他目前所追求的剑道速度与穿透力相合。

接下来的几日,杨玄除了必要的休息,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来感悟“风之势”。他站在舟头,任凭狂风吹拂,感受其轨迹、其力度、其变化。手中的长剑随之舞动,不再追求固定的招式,而是试图让剑招如同风一般自然流畅,无孔不入。

数日苦修,虽未能真正凝聚剑势,但他出剑的速度和轨迹却变得更加飘忽难测,剑意之中也隐隐带上了一丝风的灵动与锋锐。

凌清羽将他的努力看在眼里,心中既为他高兴,又隐隐有一丝担忧。她体内的“噬心咒”虽被家族秘宝暂时压制,但偶尔仍会传来一阵隐痛,提醒着她潜在的危机。她看着杨玄为了变强而刻苦修炼的模样,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成为他的拖累。

这一日,青玉舟飞行至一片名为“万瘴山脉”的上空。下方是连绵不绝的原始丛林,终年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毒瘴之气,其中生活着无数毒虫猛兽,更传闻有邪修魔徒盘踞于此,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