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极其不稳定。好几次,他差点引发小范围的规则爆炸,或者制造出了一些性质更加诡异、连他自己都不敢碰的“规则衍生物”。不过,在失败了N次后,他总算勉强掌握了一点技巧,能够从特定类型的灵渣中,提取出少量相对温和、能被自身缓慢吸收的灰白色能量流,他称之为“规则素”。虽然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但至少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
项目二:悖论造物。
基于“概念提取与具现”的能力,张元开始尝试制造更复杂、更具功能性的物品,而不仅仅是辣条。
他首先尝试的是“照明术”。他提取“光”与“稳定”的概念,结合一丝微弱的悖论能量,在指尖凝聚出一个持续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小光球。光球很稳定,亮度可控,而且消耗远比持续扭曲环境规则要小得多。他把这个法术命名为“元始照明术”,并教给了零和王五,解决了洞府内部的照明问题(王五感动得热泪盈眶,终于不用摸黑了)。
接着,他尝试制造武器。他用一块相对坚固的金属废料作为基座,试图将“锋锐”、“破甲”、“能量传导”等概念烙印进去。结果……第一次尝试,金属废料直接碎成了粉末。第二次,变成了一滩液态金属,然后凝固成一个无法形容的、仿佛在不断细微蠕动的怪异形状。第三次,总算成了形——一把看起来灰扑扑、毫不起眼的短匕,但当张元将一丝悖论能量注入时,匕首刃锋处瞬间闪过一抹扭曲的、仿佛能切割光线的灰黑色毫芒。他随手用匕首划过旁边一块废弃的金属板,如同切豆腐一般,毫无阻滞,切口光滑如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就叫你‘破规’吧。”张元满意地给匕首起了名字。虽然造型丑了点,但效果拔群。
项目三:规则共鸣探测。
这是笔记本里记载的一种高阶技巧,利用自身悖论能量与环境中特定规则结构产生微弱共鸣,来探测远处或隐藏的规则异常、能量源或其他悖论污染者。
张元对此极为重视,因为这可能是他寻找“沉淀层”入口、预警“清道夫”或者其他威胁的关键。他每天都会花时间进行练习,将感知如同蛛网般小心翼翼地向洞府外延伸。
起初,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令人头晕目眩的规则噪音,坟场本身的混乱规则严重干扰了探测。但渐渐地,随着他对技巧的熟练和自身能量的增长,他开始能从中分辨出一些相对清晰的“信号”。
他能“听”到汇流池方向那些拾荒佬和团伙成员身上散发出的、或微弱或驳杂的规则波动。能“感觉”到某些管道深处盘踞着的、散发着危险气息的“原生怪”那庞大的规则轮廓。甚至,在一次深度冥想中,他隐约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与他体内能量同源、却又更加古老和沉寂的“呼唤”,似乎来自笔记中标注的“沉淀层”方向!
这让他精神大振。
然而,福兮祸所伏。就在他专注于“科研”和教学,感觉一切逐渐走上正轨时,一次常规的规则共鸣探测,却引来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那是一个平静的(在坟场,没有警报就是平静)下午,张元正在指导零进行规则结构辨识的练习。突然,他延伸出去的规则感知,触碰到了一个极其冰冷、精密、且带着明确“扫描”意图的规则场!
这个规则场的风格,他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