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起手机,深吸一口山间清冷的空气。

远处,新的厂房正在奠基。那是为即将启动的“乡村声音档案计划”准备的是联合地方文化馆,采集民间戏曲、口述历史、非遗传承人的原声资料,用格律诗音箱进行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供应链仍有压力,品控还需加强,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但每当看到一个母亲抱着音箱流泪,听到一个孩子笑着说“爸爸的声音回来了”,他就明白:他们做的不是生意,是一场静默的回归。

夜深了,厂区渐静。

最后一盏灯熄灭前,叶晓明独自走进质检室,拿起一台刚下线的“云回”,轻轻按下录音键。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低声说:

“我是叶晓明,生于古城南街,父亲是锅炉工,母亲是纺织女工。这是我参与制造的第三百二十七台音箱。我希望……它能替我说一句,我一直没能当面说的话——爸妈,我过得挺好,你们放心。”

录音结束,他将音箱放入包装箱,在标签上写下编号:GLS-YH-00327。

窗外,星河如旧,大地无言。

而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公寓里,某个加班归来的年轻人拆开快递,启动音箱,听见那段未曾谋面的男人的声音,忽然红了眼眶。

他不知道叶晓明是谁?

但他知道,这一刻,自己并不孤单。

格律诗音响在灵魂深处回荡,大地因为音乐的每一个音符而与希望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