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万一呢?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了,任何一点可能性都不能放过。
我犹豫再三,还是给苏婉清发了条信息,决定旁敲侧击一下:
“学姐,睡了吗?刚才想起个事,你之前说对镇岳寺的法器铸造感兴趣,有没有在哪本资料里,看到过关于一种叫‘阳燧珠’的东西的记载?就是听起来像跟太阳或者火有关的珠子。”
信息发出去,我心脏砰砰跳。这问得太直接了,完全就是病急乱投医。
没想到,苏婉清几乎秒回:
“阳燧珠?!你怎么会知道这个?(惊讶表情)”
我精神一振!有戏!
“就是……随便查资料看到的,名字挺特别的,就记下了。学姐你知道?”我赶紧回复。
苏婉清发来一段语音,语气带着兴奋:“何止知道!我导师去年参与整理一批海外回流的私人收藏档案时,就看到过关于‘阳燧珠’的记载!据说是晚清时期流散到欧洲的一件重要道教法器,档案里还有一张非常模糊的黑白照片!但因为信息太少,无法确认真伪,研究就搁置了。你怎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海外回流档案!晚清流散欧洲!道教法器!
这几个关键词像闪电一样劈中了我!难道陈骏苦苦寻找的“阳燧珠”,真的存在?而且有过记载?
我激动得手都在抖,赶紧追问:“学姐!那份档案现在在哪?还能查到吗?”
苏婉清回复:“档案原件应该在省文物局的特殊档案库里,权限很高。但我导师那里有备份的扫描件和笔记!我明天一早就可以去问他!”
“太好了!学姐!拜托你了!这对我……对我一个研究课题非常重要!”我差点说漏嘴,赶紧圆回来。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苏婉清很爽快地答应了,似乎为我终于对她的专业领域产生兴趣而感到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放下手机,我瘫在沙发上,感觉像坐了一趟过山车。从绝望的谷底,瞬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虽然还不能确定那就是我们要找的“阳燧珠”,但这无疑是这么多天来第一个实质性的线索!
难道……我刚才那种疯狂的“精神冲击”,歪打正着,真的触发了一种类似“卜算”或者“心念感应”的能力?《撼龙经》还有这功能?
我看着那本依旧沉默的古书,心里充满了敬畏和疑惑。这本书,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焦急地等待着苏婉清的消息。连课都没心思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