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然出击,万一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依臣之见,还是先派使者前往大秦,探清他们的意图,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大将军一听,顿时急了,瞪着眼睛道。
“都这时候了,还想着求和?
大秦狼子野心,岂是几句话就能打发的!
此时求和,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
御史大夫也不甘示弱,提高音量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
战争一起,生灵涂炭,百姓受苦,能避免战争,为何不努力一试?”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又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安浩听着大臣们的争吵,心烦意乱,他揉了揉太阳穴,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国师莫离。
“国师,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莫离缓缓抬起头,说道。
“陛下,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如今大秦北伐在即,战与和皆有风险。
但依老臣之见,战争恐难避免,当务之急是做好万全准备,同时,可派密探深入秦军后方,扰乱其军心,破坏其补给线,方能增加胜算。”
安浩微微点头,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他再次扫视群臣,沉声道。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
朕决定,一方面依丞相所言,调兵遣将,加强城防与边境部署;
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大秦,探其虚实,争取时间。
大将军,你即刻着手筹备军队。
国师,密探一事就交由你安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臣等遵旨!”
群臣领命,各自退下,大殿内只剩下安浩一人。
他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五味杂陈,喃喃自语道。
“大梁的命运,就看这一战了……”
……
在安浩得到消息的同时,安王东方涛同样得到了消息。
边城的风裹挟着黄沙,呼呼地吹过城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东方涛正站在王府的庭院中,皱着眉头查看刚收到的情报,一旁的幕僚神色紧张,不时抬眼看向自家王爷。
他常年待在边境地区,对边关的局势了如指掌,深知大秦一旦北伐,首当其冲的便是他所驻守的这片区域。
安王府就位于边城,这里是大梁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