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恍然大悟,丞相诸葛亮抚着胡须点头道。
“陛下此举甚妙。
商会参与,不仅能减轻朝廷财政压力,还能激发民间力量,增强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
不过,其中细节还需妥善商议,确保粮草供应及时且稳定。”
苏长青点头赞同。
“诸葛丞相所言极是。
朕已命内务府与商会代表商讨具体事宜,包括粮草的数量、运输路线以及交付时间等,都会有详细规划。
他们承诺,首批粮草在十日内便可筹集完毕,运往边境。”
工部尚书何正德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那兵器装备方面,虽说工坊能加紧生产,但商会恐难涉足,还需朝廷调度。”
苏长青看向何正德。
“兵器装备就由工部负责,朕会从内库拨款,全力支持。”
“臣遵旨!”
何正德领命退下。
这时,礼部尚书管仲站出来说。
“陛下,大军出征乃国之大事,依礼需举行祭天仪式,祈求上苍庇佑我军凯旋。”
苏长青微微颔首。
“此事就交由礼部操办,仪式务必庄重肃穆,让天下百姓知晓我大秦北伐乃顺应天意,保家卫国之举。”
“臣领命!”
管仲退下,开始思索祭天仪式的各项细节。
苏长青又转向兵部尚书王柏川,郑重说道。
“王柏川,北伐大军的调度和指挥就全权交给你了。
斥候的情报一到,你即刻制定详细作战计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陛下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率领大军奋勇杀敌,不辜负陛下和大秦百姓的期望!”
苏长青满意点头道。
“此次北伐,是大秦崛起的关键一步。
朕相信,在诸位爱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踏平大梁,开疆拓土。
让大秦的版图更加辽阔,让我大秦子民安居乐业!”
御书房内,大臣们齐声高呼。
“大秦必胜!陛下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