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使用燃血爆发术后,发现危险解除了,也可以提前中止,这样消耗得气血就会少很多。
杨树宇还和老祖给的“升灵烈火丹”做了对比,发现燃血爆发术适用的修为更广,不良效果也更小,施展后更易恢复。
而且经过试验,两者还能叠加使用。
熟练掌握燃血爆发术后,杨树宇继续修炼血遁大法,发现这法术更加复杂了。
首先它同样需要打通体内七处关键所在。
这次不是血窍,而是隐窍,分别对应双眼、两耳、口、鼻和眉心。
这些隐窍并非传统穴位,而是血修一脉独有的气血节点。
比如眉心血窍位于印堂深处三寸,藏于祖窍之后;
双目赤窍位于眼球后方脉络交汇处;
双耳幽窍位于耳蜗内侧骨缝之中;
口鼻焚窍位于上颚与鼻腔连接处。
这些在普通的脉络图上根本寻不到。
杨树宇修炼时,需要用银针刺破对应部位,运行功法吸入外界煞气,再与体内气血混合,沿特定的筋脉冲击隐窍。
这些隐窍非常脆弱,需要一点点慢慢浸润,冲击一次需用法诀温养六个时辰。
杨树宇一共运行了七七四十九日,方把它们稳固下来。
熟悉了功法运行,杨树宇来到野外试验。
打出法诀,杨树宇便发现七个隐窍全部张开,迅速吸煞气入体。同时一部分血液急速涌到头部,与这些煞气相融。
见和玉简中描述没有两样,杨树宇继续催动法诀,混合后的血液瞬间沸腾,从毛孔溢出形成血雾。
血雾沿着体表迅速漫延,包裹住全身后猛地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