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首批教务,谁说成绩好不能去看大门?

陆院这帮参赛的人,太牲口了。

靶场这边的小恩怨,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波。

而这也只是陈默和刘敏,许战旗,秦小军几人,初次相识而已。

年中考核。

陆院将这么多学院的人集中过来,一起参加考核,并且特意安排定向越野,考学员的行动力,执行力,观察力。

背后,并不是没有缘由啊。

另一边。

陆院训练部办公室内。

副院长张津南坐在办公桌前,他面前摆着两个铝制的餐盒,一个盒子里放着醋溜豆芽,另一个盒子里盛着丝瓜炒蛋。

配一份米汤,两个馒头,就是这位副院长晚上的晚餐了。

他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查看着面前办公桌上摆着厚厚的一摞档案。

眼前的这份档案,正是刚才跟陈默和王博刚起过冲突的秦小军。

秦小军,赣省人,1977年出生于赣省永新县,父母都是国营厂工人,家境优渥,从小学习就挺好,1995年高考更是全县前五。

也是这一年,通过高考进入装甲学院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入校四年,一直勤勉。

专业课各项成绩全优。

看着手中无可挑剔的档案资料,张津南叹了口气,随即放下文件揉了揉太阳穴。

这才拿起筷子,夹着丝瓜炒鸡蛋慢慢咀嚼着。

之所以看这些资料,那是因为陆院主导的培训基地已经进入建设阶段,陈默所提供的思路,也只是思路而已。

陆院经过深思熟虑,再三考量,将培训基地的事汇报到ZYJW后,军部最近一共下达了两项指示。

其一,信息化作战的实验必须尽快投入,不惜代价,不止京都军区要落实,七大军区最少在三年内,都要出现营级的信息化作战试点单位。

而作为信息化研究,向来为主导地位的陆院,自然背上了极大的压力。

三年,七个信息化营的诞生,说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啊。

原本张津南是打算,培训基地的教务系统都由陆院来承担,一步步摸索着来。

可现在,任务突然加重,军部还下了具体的指令,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

传到别的学院,比如说在石门的陆指,军医,装甲,参谋这几个学院。

所有学院高层,都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使劲的过来走后门想要塞人。

不止石门,连西京那边的军事学院包括京都的学院,最近都在打电话询问,想要调人去基地。

老战友都在推荐人,都想安排人过去。

张津南压力不小啊。

军部下的第二项指示,虽说跟这次信息化的组建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明确的说了今年要将装甲学院,参谋学院合并到陆指。

这种节骨眼上,一群老友打来电话,要给自己的门生,走个后门。

他能拒绝嘛?

索性,信息化的前提需要合成单位,而合成单位,又恰好需要多专业的人才。

单凭陆院自身,想要组建完善的教务系统,还真有些捉襟见肘。

让那几个学院补几个人也没啥。

至于补的人太多,那倒也好办。

干脆就趁着年中考核,将各个学院推荐的门生,统一拉到后山参加考核。

其实考核内容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学员如果表现不行,他就有理由把人给退回去,既不得罪人,又能充分的安排陆院的人扩充教务。

毕竟不光石门的学院在盯着,西京和京都的学院,也在盯着啊。

这面子给谁不给谁,都不会太好看。

可谁特么能想到,那狗日的秀才,他竟然把地图给换了。

导致整场定向越野,让几个学院的人,在山里转了一整天。

这下,有理也变没理了。

直接破坏了他张副院长的个人小九九计划,搞得他原本理直气壮的有理,可以进退有度的刷掉一些人。

结果现在,别说理直气壮了,他都不太敢接那几个学院打来的电话了。

想到这里。

张津南气得有些肝疼,还越想越气,连带着饭菜都如同嚼蜡。

最终“啪”的一声,连带着筷子直接拍到了办公桌上。

他之前去靶场表现的那么淡定,没有惩罚陈默,那是他不想惩罚嘛?

主要是太突然啊。

并且惩罚根本没用,他急着回来看看资料,需要想想怎么补救。

这狗日的,真能惹祸。

可张津南拍这一下不要紧,训练部正守在座机旁,记录年中考核各系人员情况的干部,听到副院长动怒。

一个个懵逼的急忙站起身,一脸无辜的左右看看。

没整明白,又是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把副院长给气到了。

恰在这时。

从靶场急匆匆赶回来的杨石磊,他手里攥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成绩单,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的敲门。

随即,推门走进了办公室。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