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要把困难说得少少的

新官路商途 更俗 1902 字 16天前

“既然都这个局面了,苏总你给钟书记、沈总他们说句实话。在一切皆顺利的前提下,朱鹮电子想要初步掌握液显的自主创新能力,你觉得大体需要砸多少资金才够。说你认为的真实数据。”萧良说道。

沈君鹏、钟云锋朝苏安建看过去。

苏安建想要推动这件事,开始肯定要更为乐观的预测才行,不能把困难说得太充分。

他一开始就把这件事说得无比艰难,还能指望拉来合作者?

游说的艺术,本来就是报喜不报忧。

当然了,都到这一步了,大家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

“能成功包括研发在内,将现代的液显业务都引进到国内,我预计再通过两到三个世代生产线的建设摸索,应该就能初步掌握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苏安建说道,“包括研发体系的建立以及持续的研究投入,未来十年总计投资应该在八十亿美元到一百亿美元之间!”

“比我们预估的要略低一些,朱鹮电子应该是对液晶玻璃基板最新的实验室技术缺乏追踪,还不了解浮法工艺在夏普的液晶实验室里已经相对成熟了,预计会应用到第六、第七世代生产线建设上去,”萧良说道,“还有就是朱鹮电子对大屏电视的发展预测略为保守了一些……”

薄膜液晶世代线的划分标准,其实跟技术迭代的关系不大,而是跟玻璃基板(母板)的尺寸直接相关。

基板尺寸越大,不仅分割最终的面板产品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也能割出更大尺寸的电视机、显示器面板屏幕来。

未来市场对大尺寸电视机、显示器的需求,也决定了不同世代生产线的投资需求。

沈君鹏撇撇嘴,苏安建之前一直声称在引进现代电子的成套设备与技术之后,再建设一条新世代生产线,大约五年时间里,总投资五十亿美元左右,应该就能初步掌握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没想到苏安建对困难的预估在萧良的眼里已经不是那么充足了,他还打了一半折扣来忽悠大家。

“在苏总你过来之前,邵俊刚、刘柏以及韩文松之子韩晓明,已经回到希尔顿大酒店,接上崔永埈、李钟贤前往江南会馆,跟郑仲湘、丁文江、韩振亚他们会合了,”萧良跟苏安建说道,“我预计他们会鼓动星视取替朱鹮电子,主导这次的联合收购。这才是我真正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可能要稍稍委屈一下苏总!”

苏安建有些苦涩的说道:

“如果项目能在秣陵落地,我个人得失却是无关紧要的。”

真要说完全看得开,也是自欺欺人,但如果仅仅是他个人出局,朱鹮电子不用承担最大的风险,还能参与进联合收购,也算是勉强能接受的结果。

“星视已经跟恩益电气合作,涉足芯片制造领域了,还初步形成星视恩益、晶辰微电子以及星视通讯电子的垂直体系,”苏安建微微皱着眉头,说道,“只要星视对液晶项目发展的困难也有相对正常的预测,未必愿意去挑这个大梁吧?”

缺“芯”少“屏”,是目前国内电子工业公认的痛点。

“芯”跟“屏”,之所以成为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巨大痛点,主要是需要攀登的技术难点太高、投资体量又太过巨大;这也是公认的。

就算有崔永埈这个人物相助,就算星视有着强悍的资本实力,但同时挑战“芯”跟“屏”,也未免太托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