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是觉得有可能的。
他们又不是没见过此等情况。
但不得不说,他们猜得确实不错。
只有沈筝知道,早在去年余正青便问过她,要不要将永禄县纳入同安县,那会儿让被她以“一碗水端不平”的理由拒绝,余正青也认了。
但在过年之时,余正青又问了一次同样的问题。
余正青说,他知道她对同安百姓的感情不一样,但他站在知府角度来看,整个柳阳府都是他的子民。
他甚至还说,有些方面他作为知府,反倒比不上她这个县令,所以他希望她的羽翼能更宽阔些,为更多百姓遮挡风雨。
那时沈筝沉默许久,说她再考虑考虑。
其实就算余正青不那么说,她也从未对其他县百姓不管不顾,只是余正青说得对。
同安县百姓在她心中,是特别的存在,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沈筝。
“巴大人,阳大人,久等。”沈筝步入亭中,捋袍坐下。
“沈大人来啦!”巴乐湛接过衙役手中茶壶,给沈筝斟了盏茶,“您怎的将方才那身衣裳换下来了?那多衬您呐!”
沈筝拿起茶盏,轻笑道:“那是娘娘特地给本官准备好,用来参加寿宴的行头,本官可不能事先弄脏了。”
“倒也是倒也是。”巴乐湛饮了口茶,好奇看向沈筝,“沈大人,本官听说此次陛下可赏了不少东西,好多架马车呢!不知您......可否能让本官开开眼?”
沈筝闻言摇了摇头,“开眼谈不上。实不相瞒,此次陛下赏赐,多为给学生们的书册,并非何奇珍异宝。”
听杨树遣说,陛下私赏只有俩箱子,她还没来得及看。
至于其他箱子,装得都是陛下下令搜来的书籍,多为古册孤本。
“书册?”巴乐湛一头雾水,“陛下为何赏赐书册?”
难不成......
陛下想同安县的学子们入朝为官,做沈大人的羽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