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保龄候也发话说,他们一家今年得不到姑母的认同,年底就卸任,退位让贤!
贾母这次认了她们,算是救了她们全家上下了。
这次别的客人都在意料之中,却有一个人出乎石梅的意料之外。却是林如海在初十这日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荣禧堂。
石梅以为林如海是请假前来,感动得很。
一番询问方知,却是嘉和帝为了彰显圣朝气象,决定重新刻印《资治通鉴》,翰林院领了这个差使,总纂官就是林如海的恩叔杜祭酒大人。
如海到江南却是假公济私,他声称林家祖上收藏了前朝刊刻的《资治通鉴》,愿意先给朝廷。
但是,书籍收在祖籍林家族学书斋之中。
然后,杜祭酒大笔一挥,给林如海批了四个月的公差。
刚好可以赶上六月求亲。
林如海当初高中,因为自己体弱,母亲在京,并未回乡祭祖。
嘉和帝也没什么好说。
战乱毁坏了许多书籍。
资治通鉴的孤本可是价值不菲。
林如海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收到了荣府的书信,得知贾母年底才会返京,之前说好五月提亲的时间推后。
或者,林家上金陵提亲亦可。
这一次,林如海奉母前来,预备请新任江南学政尹大人为冰媒。
江南学政尹大人,石梅有所了解。
贾赦贾政要参加今年的秋闱,府里自然会注意学政人选。
这位尹大人是今年初上任,之前是翰林院侍读学士。
杜祭酒大人之前在翰林院做学士,他自己身在朝廷不能离京,故而,替如海拜托这位尹大人做冰媒。
翰林出身的学政上门做媒,荣府与贾敏都很有面子。
石梅自然不会反对,却记挂他出京的原因,因问:“你确定能够说服林氏族长捐赠前朝刻本《资治通鉴》?要不要我们帮忙寻找?”
林如海起身作揖:“多谢岳母挂念,小婿家跟林氏宗族关系疏远,小婿祖上的书籍全部在京都《资治通鉴》刻本也在京都!”
文人学士不爱金银缺爱孤本字画。
石梅动容:“贤婿,这可是你林家的传家之宝?”
如海再次作揖:“小婿祖上没有别的爱好,就好收录这些孤本,林家还收录了更早的宋刻本,且陛下答应,这次刻印之后,会赏赐林家全套的资治通鉴,外带全新版本的四书五经。且新的刻本只会更完善,小婿不亏。”
前朝孤本跟本朝印刷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为了娶老婆,把传家宝丢了,林家的祖宗会不会气活了?
林如海的行径虽然有些败家,但是,石梅却很为贾敏高兴,为了亲自前来下聘,千方百计,不惜一切。
说明女婿对女儿贾敏很上心。
不说爱不爱,单凭这份重视,贾敏的幸福就有了几分保证。
婆婆再是厉害,也要顾忌儿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