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架“妖孽”只是寄托了许多飞机设计专家的梦想,也仅仅是梦想。
毕竟包含了大量创新和技术想像的这份图纸实在是太珍贵了,当然也有人不甘心只是存在于纸面上的梦想,有制造其中一部分部件做为实验取数据使用,也有为了技术积累,制造简化版的样机进行测试。
那些之前带着质疑的人都已经傻眼了,本以为是开玩笑,居然还是真的。
这么多老的和年轻的专家们一致作证,这不可能集体作伪证,科学是最容不得虚假的东西。
“不跟他们扯了,马上要飞第二架了,小林,你先去吧!”严教授是严防死守的替林默挡架,给这些老家伙们看一眼自己的宝贝徒弟,已经足够了。
今天这风头出的,严教授感觉自己都轻了三斤,走路都飘飘然轻快了不少。
林默看到负责歼-20“威龙”小组的机械师正一路小跑过来,朝着他招招手,“还有十分钟,先准备一下。”
“好的。”林默点点头,对那些国内飞行设计界的老前辈们敬了个军礼道:“过会儿就要开始了,我先去了!”
“注意安全!”
“看你的了,小伙子。”
那些专家们也不再缠着林默,而是收起玩笑,开始等着下一场好戏上演。
空重17吨的歼-20“威龙”甚至还比歼-14“鹰隼”还轻上一些,从外观上看,两款飞机看上去比较相似,都是采用鸭翼、单座、双引擎、全动双垂尾。
不过最大的外观区别是进气道,歼-14采用机腹下的菱形进气道设计,而歼-20和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35一样采用dsi进气道,不过区别是歼-20采用的是可调dsi进气道,在进气道侧面安装可调档板,自动根据速度改变进气量。
而本次试验的机型,几乎都清一色使用了专门适用于双发式战斗机的ws-15x矢量推进引擎。
此外歼-20几乎全身布满相控阵天线(主翼、尾翼、机头及机身多侧),具备全息感知能力,拥有出色的自主格斗能力。
从细节反应出歼-20对气动力布局的设计达到了极致,是一款偏向于气动力优势的空优重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