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团这么小一个孩子,对队里这些事肯定是不清楚的,她却感应到了,这就是福团确实有福气。

一时间,蔡顺英也更巴结着福团。

年春花左思右想,这个事儿,她们提前知道了,就得把这个事儿化成更大的好处才行。楚三叔年纪大了,要是过几年退下,楚三叔能够提携提携志业,那才是她们家真正的大喜事。

于是年春花忍着肉疼,对蔡顺英道:“你去把秀琴叫回来,叫她亲自把这袋白砂糖给楚三叔送去。咱们是知礼的人家,要懂人情往来,亲戚间越走动才会越亲密。”

“好嘞。”蔡顺英擦擦手上的水。

现在婆婆肯使唤她了,是好事,婆婆要是不使唤她,她才怕婆婆憋着招呢。

年春花叫李秀琴去送礼,自然有她的打算。

家里四个儿子,她最喜欢的就是小儿子楚志业,如果叫其他儿媳妇去送礼,那个人情说不定落在其他儿子身上去了,所以,送礼的人必须是李秀琴。

吩咐下去后,年春花也要去上工了。

地里,所有人都在劳作,没有一个人偷懒。队里秋收的粮食越多,他们分到的粮食也就越多。

蔡顺英去叫李秀琴回去送白砂糖的话,也给上工的人听见了。

一些人耳朵不由得竖起来,李秀琴也没按捺住,声音稍高些:“啥?送糖?”

妈是失心疯了?怎么要把家里的糖往外送人啊!

蔡顺英连忙叫她小声点儿,李秀琴看看周围的眼睛,压低了声音:“好好的怎么要送糖?糖多金贵啊。”平时,上工实在累得狠了,中暑心慌什么的,回去做点糖水吃,身子骨都会更有力气。

糖和粮、盐一样,都是硬通货!

蔡顺英挤眉弄眼:“你别管了,妈要你去,你就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