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大家对古代一些民俗文化感不感兴趣,关于飞贴我在网上找了一段科普内容,给大家瞅瞅。
宋代人开始相互送帖致贺,这就是贺年片的雏形。明代的设计更加精致,帖上已印有吉祥如意等祝辞。长辈接受晚辈拜年后应送出压岁钱,因为岁,祟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保佑晚辈一年平安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
以上就是我提到的“飞贴”,其实我觉得民俗宅斗还蛮有意思的,嗯……撒糖也很有意思,所以,这章甜不??
甜的话,要记得收藏作者专栏啊!毕竟西瓜记糖铺口味不错,是不是呀?
么么啾~(≧?≦)
第53章 回京
初二这天, 吴美卿回去之后内宅之事皆由朱素素料理,她在议事厅处理完几件大事并数十件小事, 便被朱芸身边的棠梨叫去了千帆堂。
千帆堂次间里,朱芸穿着深紫色五福捧寿厚锦褙子, 红综裙,梳了个精神的圆髻,依旧用一直白玉扁方绾着, 头戴顾绣抹额, 斜倚在金钱蟒迎枕上, 大腿以下部分盖着一张厚厚的羊毛毡子,脚掌旁边是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四角几,上边摆着铜胎寿字双耳熏炉, 点着宁神的檀香。
朱素素进来行了一礼, 随即抬头看见老夫人头上的抹额, 那是她亲手做给婆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