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了没事的时候,她就开始研究她的粽子。
她家食谱上倒是记下来过粽子的几个做法,说是拿秫稻米水和蜜浸泡,泡三个时辰后,手搦开,将枣和栗肉塞进去,再油涂过的竹叶裹上,蒸烂了。
还有一个法子,提到了做粽子黍米,但是浓灰汁煮粽子,煮出来带着碱水味儿,再来蘸白糖吃。
至于粽子的配料,倒是讲究很多,不光是枣了,还有栗子和柿子干的,更有银杏、赤豆的,甚至连香药、松子和胡桃仁都有。
冬麦现在也开始搭配了几个料,毕竟要考虑到当地的出产,她了松子、胡桃仁,吃粽子的时候再白糖蘸。
做好了后,拿给王二婶她们吃,一个个都觉得稀罕,大家多少年来,一直都是吃红枣的粽子,哪吃过这个,后来让她们吃了,她们都赞叹,觉得这口味好。
冬麦看她们是真心觉得好,倒不是奉承,才稍微放心,不过她自己尝着,还是想改进下,比如吃粽子要蘸白糖才好吃,但是她不可能卖粽子的时候还搭配一份白糖,或者特意告诉人家,你回家吃粽子得蘸白糖,那样就没意思了。
所以她又想着,再蜜来腌,腌的时候只腌糯米,这样糯米里有了蜜香,再搭配松子胡桃仁还有一些别的,那口感可能就好了。
不过这事也是冬麦自己想想,毕竟人家上说的,限于食材,自己未必能全部照做,且就算能照做,到底腌多久,加多少糖,什么火候,都是问题。
冬麦试了两次后,觉得味道或者浓了,或者淡了,或者和里面夹着的果仁味道冲了,都是被不太满意,想着还是得慢慢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