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她这么翻来覆去睡不着,终究是有些心疼罢了。
沈烈采购的那一批梳棉机是早晨九点多到的松山村,货车开进松山村,不少村民都被惊动了,纷纷过去看热闹。
松山村的路窄,进村的时候差点过不来,后来还是挪动了一个柴垛,才算开进来。
也幸好沈烈家老院子在后街,周围偏僻,也没种什么树,不然真是难进。
等到货车停下来后,沈烈招呼了村里好几个小伙子帮忙,一起去搬机器,机器自然不小,都是铁家伙,重得要命,好在人家过来送货的有经验,轻的直接搬,那些重的则直接用了几根钢棍慢慢抬着往前挪,一直忙活到了晌午后,才算是把那些梳棉机抬进了沈烈家老宅。
村里这个时候都炸锅了,都稀罕沈烈这是要干嘛,冬麦回家包了白菜猪肉的大包子,想着给人家帮忙的分分吃了。
她这里端着蒸屉刚出门,恰好几个媳妇经过,便稀罕地问起来。
“你家沈烈这是搞啥呢,这么大家伙,这得多少钱,你们这是也要搞梳绒机吗?”
“我听说梳绒机可贵了,得好几万,一般人哪买得起,冬麦,你们哪来那么多钱啊?”
冬麦知道大家既然问了,不说出来,难免以后被人家猜,也就实话实说:“我们是从农村信用社贷的款,贷款了一点钱,买了这个,这是梳棉机,打算改造成梳绒机,能不能成,也得另外说。”
贷款?
这两个字说出去,周围几个媳妇都是一惊,胡翠儿瞪大眼睛:“贷款?这是啥意思?”
刘金燕见识多:“贷款,就是放印子钱的吧?你们好人家借了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