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页

枭臣[校对版] 更俗 1926 字 2022-11-11

淮东单单能在江州集结的兵马,是难以与南下北燕西线主力抗衡的。但对淮东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扬子江天险可依,大不了放弃扬子江北岸的荆襄地区,退守南岸,犹不失一个划江而治。

对于胡文穆来说,即使不得不放弃北岸的地盘,犹能保住南岸江夏,鄂州两府。

最艰难的还是池州军。池州军守黄梅、枞阳,虽说与江州隔江相依,但毕竟要直接接触北燕大军,成了江州、庐州的挡板。但池州军要放弃黄梅、枞阳撤走,他们能往那里撤?往东是庐州,往南渡江是江州,得要林缚同意他们撤,他们才有撤的余地。

张佐武与顾浩越接近江州城,越认定淮东最终会放弃荆襄。虽说放弃荆襄对淮东也相当不利,但他们认定淮东这时候并没有跟北燕争荆襄的条件。

到江州,张佐武、顾浩自然是要去见拜见林缚。然而十五日进入江州,淮东在江西的重要人物,自林缚以下,一个都不见踪影。到这时,张佐武、顾浩才知道林缚、傅青河、高宗庭、宋浮、敖沧海一干人等,已率靖海水营葛存雄部,长山军虞文澄部已经渡江到北岸,进军到蕲春城南,与池州军邓愈所部,对蕲春陈韩三形成夹击之势。

张佐武、顾浩这才知道他们一路上的猜测都是错的,淮东这是摆开架式要与北燕大军在荆襄进行会战啊。

江州这边,暂由江州知府杨子忱主持。杨子忱告之张佐武、顾浩,他们要是想去北岸,可以派船送他们过去,当然他们也可以暂时留在江州城等到战事结束。

虽说留在江州更安全,但张佐武、顾浩想不明白淮东军在兵力明明处于劣势,为何还要选择与燕北西线大军在荆襄会战,遂想去前线观战。他们都明白,只要跟在林缚身边,再怎么不济,保命逃回江州还是可以做到的。

卷十一 狂澜 第九十八章 鄂东防线

林缚自然不能等到淮东主力在江州完成聚集后再渡江攻打鄂东地区,不然,他凭什么说服胡文穆将手里的兵力都投入北岸去防守荆州?

为防止胡文穆守荆州的决心动摇,八月上旬,林缚就亲率长山军第三镇师在靖海第三水营的掩护下,在蕲春南面强行登岸,联合邓愈所率的池州军,总兵力多达六万众,进逼蕲春城。

面对如此大军而来,敌将陈韩三没有坚守突出在外的蕲春城,而是在接战之前,果断率部从蕲春城撤出,往西北行百余里,退守蕲春西北的凤山、九莲河等寨。而与此同时,新附汉军孙季常率步骑一万五千余兵马进驻汉津城东北的黄陂,随州大将钟嵘率一万精锐进入黄陂与凤山之间的铁门山。

从汉津(今武汉汉口)到蕲春城,整个鄂东地区是荆襄地区的侧翼,这个侧翼庇护随州纵深及汉水东岸不受攻击。北燕联合奢、罗两家,要想在拿下南阳之后一鼓作气进袭荆州,这个侧翼必然不能叫淮东军打破。

不过,这个侧翼防线的临江直线宽度有两百五十余里。无论是奢文庄还是叶济罗荣,还是负责守护侧翼的陈韩三、杨雄等将,心里都十分的清楚,封锁汉水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再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封锁扬子江,也就无法阻止淮东水营进入从汉津到蕲春的江段。

一旦叫淮东军主力在江州聚集完成,联合池州军渡江而来,他们仅依靠五六万兵马,是根本无法守住从汉津到蕲春这么宽的沿江防线。就算要勉强去取鄂东的沿江城池,也只会叫淮东抓住各个击破的机会,逐一将蕲春、黄州、黄陂、汉津、浠水、团风等城攻陷。

放弃突出于鄂东地区东南的蕲春,甚至放弃临江的黄州、浠水、团凤、巴河等城,往西北插军山、旗山、凤山等方向纵深大踏步地撤出近百里,就能使整个鄂东侧翼的防线脱离淮东水营的攻击范围,防线的宽度也从之前两百五十余里锐减到一百五十里不到。防线越短,也就意味着兵力越聚集,防御力越强,防线越难叫淮东军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