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枭臣[校对版] 更俗 1759 字 2022-11-11

林缚一向都是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人的心态,从燕南战事结束之后就大力支持周、孙等亲林系的地方宗族去抢占无主之地。当时整个燕南的驻军就只有江东左军与晋中军残部,周、孙等族也因为坚持留守抵抗,而在地方声望急涨,在战后就形成河间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风潮。仅周氏一族在涡水河两岸就占有十二万亩良田,其中分了四万亩地给林缚安置捉俘民夫——在前年之前,周、孙在河间府都算不上大族,燕南战事之后,周、孙都成了地广连陌,田覆县府的大豪族。

只是周、孙等族崛起太速,根基太浅,孙丰毅、周广南等人心里都非常的清楚,一旦失去林缚的支持,或者说林缚一旦失势,周、孙等族就成为张协这些虎狼的盘中大餐。

林缚未来津海时,孙丰毅、周广南等人惶惶不安;林缚一来津海,便是立时举旗造反,他们也是铁心跟着走——他们的选择很少,难道将一半田产割给张协、黄锦年,他们会放过另一半田产不夺?

林缚来津海,除了提高脚费试探朝廷,说服周、孙等族处置田业迁往崇州则是另一个主要目的。

崇州一切都好,但是立基太晚、太急,根基实在谈不上深厚,缺银子缺得厉害。林缚此时勉强维持当前军备都很艰难,没有余力去发展其他。一旦周、孙等族陆续处置在河间府的田业迁往崇州,也势必会有大量的资本流往崇州。

当世人看不到资本的力量,林缚却不会看不到。

卷七 山河碎 第十九章 盐银保粮

二月初二,张希泯再次来到津海,这次却是携上谕而来。

上谕特准次相张协、盐铁使张晏、户部左侍郎黄锦年、鲁国公梁习等人联名上奏,在内河漕道疏通之前,暂时以两淮盐税所得之银来确保从淮口、江口经山东通往津海的粮道疏畅,运粮脚费由津海都漕运司、山东总督府、户部、盐铁司诸衙门汇合核计成本后奏请准以随时价浮动——时人称为“盐银保粮”之奏。

至此,林缚假托守孝而潜来津海的目的便算完成了一半。

风寒海清,波涛前仆后继地扑向崖石,碎浪如雪,高宗庭与林缚并肩往码头这边走来,孙尚望随行陪同,觉得这边水汽足,要比岛上湿寒一些。

“你打算何时返回崇州去?”高宗庭在岸头上站住,问道。

“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林缚说道,抬头看了看天,“自此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与高兄相聚……”

“世事无常,谁晓得呢。”高宗庭微微一叹,又说道:“盐银保粮事成,细想想,实对社稷有大利……以后还会有相见的机会。”

林缚笑了笑,问道:“要是全为私念,高兄日后便不见我?”

高宗庭没有回答林缚这个玩笑性质的问话,他指着扑击岸石的海浪,说道:“海浪若有心知,知道扑到岸石上会粉身碎骨,会不会就此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