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页

枭臣[校对版] 更俗 2229 字 2022-11-11

“李族愿为崇城重建,安抚民众捐一千石粮,捐一千两银,再捐一千石粮、一千两银慰劳江东左军……”李书堂赶紧表态。这次东海寇大侵崇州,也是傅青河即时派兵,才保证李家寨堡,不过李家寨堡就是东海寇重点的侵袭对象。

“李家的心意,我代表江东左军,代表崇州老百姓多谢了。”林缚说道:“但是比起缺额,差得太大,不得不想其他方法。广教寺庙产算作一部分,其他有通匪之嫌的僧院、乡豪,我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也许能勉强凑足……当然了,这时候吴梅久才是崇州正印官,有些事情我不便直接插手,要是书义愿意,我可以荐你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所以有些事情先要跟你们说清楚……”

林缚要是大搞牵连,将崇州县境内十几处僧院的庙产收为官有,将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也许能补足崇城重建、抚赈伤亡的费用。

但是地方上的僧院势力并非孤立存在的,与地方乡绅势力相互交错。一是僧院僧尼都是地方人,僧院存亡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二是许多将田地寄到僧院名下逃避丁税的田主本身就是崇州的乡豪大族,李家就有好些田产寄在僧院名下,对僧院大搞牵连,就会侵害他们的切身利益;三是僧院在地方上本身就有广泛的信众基础。

当然了,吴梅久想要大搞牵连将僧院势力连根拔起是绝对做不到的,崇州县地方没有人会配合他,会暗中抵制他,说不定他刚想来硬的,上头一纸调令就将他调出崇州。但林缚能行。崇州县僧院所牵涉到的地方势力已经不足以跟林缚抗衡了,不仅仅是林缚手握兵权,林缚的声望也能使他在崇州获得广泛的跟僧院无利益关联的人的支持。当然了,林缚要来横的,直接一个通匪罪名拍下去,带兵剿过去,崇州县没有一人能梗着脖子反抗。

李书堂也隐约知道楚党一层有矛盾,不过那种层次的站队,李家还不够资格,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眼前的实际利益上考虑,李家自然只能紧跟着林缚,紧跟着江东左军走,即使眼下会有利益受损,但是眼光要放得更长远。

李书义没有说话,李书堂先表态,说道:“大人为崇州百姓考虑,书堂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人的大仁义,为行大事,当真无需拘小节。我李氏也有一座家庙,薄有庙产,为重建崇城,当一并献出!”

卷六 涛海怒 第二十九章 山间禅院

紫琅山西,南皆崖临江,陡峭若削,站在山顶禅院,凭石栏眺望,月光下暗色的江流泛出粼粼波光,西沙岛等江洲就仿佛在江流月色里浮沉的暗影,相隔不远的军山露出青黑色的际线。军山与紫琅山相距是如此的近,军山西北麓与紫琅山东南麓就隔着一道不足三百步的浅水,宁海镇驻营就设在军山北麓,沿北山而建,借月光望去,痕迹清晰。

“看得出萧涛远为经营军山寨,这两年花了不少本钱啊。”林缚微微感慨道:“真是要想着法子将宁海镇的驻军赶走,宁海镇要是能按捺不住先挑衅就好了……”

“哪有这种好事?”傅青河摇头而笑,说道:“他们这时候是吃饱了撑着才会在崇州向我们挑衅——要是寻常纠纷,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岳冷秋会偏向宁海镇……”

孙文耀在青州受刑脚伤颇重,就留在长山岛休养,孙敬轩、孙敬堂、孙文婉在离开长山岛之后,也知道白沙县劫案及崇州童子案的细情,也当真为林缚的曲折经历感慨万千,要没有如此曲折而艰难的经历,也难想象林缚在两三年间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林缚无论是官位、爵位,抑或实际的权势及掌握的兵权,都已经不比宁海镇副将,宁海水师六营统领萧涛远弱半分,但是担心萧涛远狗急了跳墙率宁海镇水营投靠东海寇,投靠奢家的可能性较大,眼下还不是揭开崇州童子案内情,向萧涛远公开发难的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是开始谋划对萧涛远动手,使崇州童子案受害童子返回崇州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了。第一步就是要彻底消除萧涛远对崇州内地的渗透,将宁海镇驻军从军山寨赶回暨阳去!

“除了军山寨外,萧涛远在崇州各地也布了不少暗桩,监视崇州童子案受害者家人。”孙敬轩说道:“有清查通匪案的借口,完全可以将这些暗桩一起拔除掉!”

“这倒是个好法子……”林缚点点头,肯定孙敬轩的建议。这些暗桩本来就可以列入可疑人物进行查办,将这些暗桩拔除掉,就能使萧涛远盯住崇州的眼睛瞎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