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变化,倒是在苏寻的意料之内,秦国自任商鞅以来,便日益强盛,其法寻规矩,已在天心之内。至于周王朝,或许维持一个名存实亡的“天子”之名,就这样渐渐地衰落善终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有苏寻在,东周不会因为诸侯攻伐而灭,只是渐渐断绝,各有果报,自也无需多言。
南瞻部州的气象稳健,所要担心的,便是或有过犹不及的风险,但对大势来说自无影响。百家诸子中,更是出现了庄子这样的上真人,苏寻深感欣慰。而也因此,他并没有太多着眼于南瞻部州。
比起这个,他倒是更关心杨戬,杨戬自被镇压,到如今也已经历练多时了,只是其修太一道,虽初明道路,却未及深处,让其自行领悟,经历了两百余年,虽仍未真正得到那“清静自在”之心,却也已然在门槛之处,只差一步,便可以突破瓶颈,达到门径。
若杨戬破出灌江,则还需要一番名实。
思索了一番,苏寻忽然心有所感,掐指一算,却微微皱起了眉头,片刻后,又摇了摇头。
他却是算出了,如今北俱芦洲之处却发生了一场劫难。虽然并未引发什么大灾难,却也与自己当年传道有关,如今若行恶业,坏因果,却不是一件好事,自然不得不理。
不过,这番劫难,倒是恰好可以利用一下。也正好看一看那猴儿有如何手段。若猴子真的能够发展强盛,广布天人道,且不说西天取经之事,东胜神洲自当囊括在天人道下。
即使日后他不能按自己与如来的安排而行,也当自有一番机缘,不但可以帮助完成天人道果,更可以走出自己真正的道路。
灵智已启,剩余的,也便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了。
甚至于,若猴子真的可以做到更好,那么哪怕他真的捅破了天,乃至于自己创出另一条迥异于天人的大道,苏寻也仍会觉得欣慰,欢喜。
或许,这也是老子曾有过的情感吧。
……
……
花果山,悟空按下云头,直至水帘洞处。
离远了便看到:崖上花木争奇,山侧松篁斗翠。一片飞流激千尺,两道水帘分双对。